Search

COVID-19論壇系列之一:誰在治理什麼?新冠肺炎、全球健康和台灣的多重定位
【李柏翰/...

  • Share this:

COVID-19論壇系列之一:誰在治理什麼?新冠肺炎、全球健康和台灣的多重定位
【李柏翰/薩塞克斯大學社會學系】

近期不少分析指出,在應對新冠肺炎(COVID-19)的效率與防疫能力上:

💡 民主政體優於威權政體
💡 有新興傳染病歷史經驗者優於缺乏者
💡 醫保制度健全者優於不健全或高度商業化者


但是這些解釋都不完整,在最新的「確診排行榜」中,你都可以找到異例。例如:

⚠️ 前十名中多數是西方「民主」國家
⚠️ 曾遭SARS重創的新加坡,近兩週疫情失控,目前確診數已逼近一萬五千例
⚠️ 在醫保制度方面,目前確診數高居全球第四和第五的法國和德國,亦均採行與台灣類似的強制性全面保險


為什麼這次新冠肺炎的疫情,對於西方先進國家的衝擊特別大呢?本週的巷口,要提供給讀者上述解釋之外的另一種觀察視角,薩塞克斯大學社會學系的李柏翰老師,從「全球健康治理」的角度切入,分析新冠肺炎的治理議題。


柏翰老師指出,目前國人與國際輿情普遍歸咎於 WHO,但其實這樣的究責思維,忽略了 WHO 僅是單一國際組織,並非全球健康治理的全貌,WHO 背後的國際權力階序與角力同樣重要,如同柏翰老師在文中引用 Ipek Demir(2020)所言:

「人們是否認真看待風險,與預警發出者(東亞)與接收者(西方)間的權力關係密切相關。」

從全球健康雙軌制來看,「崛起」而不受控的中國給國際社會帶來更多不確定性,惟西方中心主義所造成的惰性也暴露了全球預警系統的侷限性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
本文為《臺灣社會學刊》COVID-19論壇系列之一,將刊登於《臺灣社會學刊》第 67 期(2020/06)

文章連結:https://twstreetcorner.org/2020/04/28/leepohan/

圖片來源:Ingram Pinn/Financial Times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街頭巷尾,是一般人最常出入的地方,也構築了基本的社區。在這裡,我們看看台灣的日常生活社會如何運行。
View all posts